为做好国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培育国际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,帮助留学生快速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,国际教育学院于2025年9月23日在长安校区南山艺堂,特邀西安外国语大学唐慧利副教授开展以"From Strangers to Friends: How to Adapt Quickly and Live & Learn Happily in China"为主题的跨文化适应讲座,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新生和其余百余位留学生参加此次活动。

面对留学生,唐慧利亦师亦友,将讲座分为四个环节讲述:首先通过文化对比案例分析,帮助留学生认识中外文化差异;随后讲解日常沟通技巧,包括基本礼仪和非语言交流方式;接着介绍移动支付、公共交通等生活实用技能;最后通过互动问答解答留学生在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。

讲座采用"理论讲解+情景模拟+互动体验"的形式,现场组织了跨文化交际情景演练,帮助留学生掌握实际沟通技巧。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张灵在讲座后表示:"讲座内容贴近生活实际,解决了我在日常交流中的困惑,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,这是我参加过最有用的讲座"

随后,学院面向师生开展了问卷调查。超过98%以上的好评率和100%的参与体验是学生反馈最好的两个方面。此外,面对有留学经历、能够共情的讲述者倾诉自己的感受体验并寻求共鸣,是学生对此次讲座的共性认可。
国际教育学院长期致力于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,本次跨文化适应讲座的举办,旨在帮助国际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,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。同时,我院定期开展心理活动,对构建国际化育人环境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。

学生活动感想
来自哈萨克斯坦ABISH MAGZHAN表示:"讲座中关于学术沟通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。之前在课堂上总是不敢提问,担心表达方式不当。唐老师介绍的'课后邮件咨询模板'和' office hours预约技巧'非常实用,这种结构化的沟通方式让我感觉很容易与老师拉近距离。
来自法国的Quentin DESCLOUX分享道:"作为刚来中国的留学生,移动支付和交通出行曾让我感到困扰。讲座中演示的支付宝绑定流程和地铁APP使用方法非常直观,我现在已经能独立使用手机支付购买日常用品。"
来自俄罗斯的Gaisin Damil表示:"文化情景模拟环节让我深刻理解了中国社交礼仪的微妙之处。之前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同学聚餐时总是互相夹菜,通过角色扮演和唐老师的讲解,我了解到这是表达友好的方式。"
讲师介绍
唐慧利,博士,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。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商务沟通与管理、商科教育教学,主讲《跨文化商务交际》《商务英语视听说》等课程。拥有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育学硕士、美国杨百翰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学位,出版专著1部,联合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,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主持多项省部级教研项目。
撰稿人:文/狄梦莹 图/张曦(外国语学院)